2918个村小组通水!集团全力推进文山州农村供水保障项目通水 实现良性运营
时间:2024-06-14 09:07 浏览量:1122 次
字体

6月,文山州麻栗坡县铁厂乡上木侯村,村民胡泽敏正准备做饭,她拧开家里崭新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汩汩流出。胡大姐边接水,边高兴地对项目部回访通水情况的工作人员说道:“以前,我们得拉马车走两三公里山路,爬坡过坎才能拉回半缸水,水拉回来还不能直接用,得放一会澄清。现在太好啦,在家打开水龙头就直接有干净水用了!”

▲麻栗坡县铁厂乡上木侯村通水

近期,铁厂乡174个村小组已陆续实现通水,解决了3.7万群众的用水难题。截至目前,由集团水投公司、供水公司投资,一水公司、二水公司、省水公司、西南交建公司、机安公司等多个单位参与建设的文山州农村供水保障项目整体进度喜人,已实现8个县(市)54个乡(镇、街道)258个村委会2918个村小组通水,正全力以赴推动剩余项目建设收尾。

▲丘北县树皮乡你尼克村水表安装

文山州多为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地表不保水,缺少裸露水源。在实施农村供水保障3年专项行动前,全州水窖供水、水窖辅助供水和因旱应急拉水送水“三类”人口总数达79.04万人。为排民忧、解民困,集团大力弘扬“高原铁军”精神,全力推动全州农村供水保障项目“投、融、建、管、营”一体化、全链条、全过程闭环管理,在抓牢项目建设安全、质量、进度的同时,统筹谋划运营工作,攻坚水费收取难点,推动具备运营条件的农供项目,朝着“以水养水”的良性发展轨道前进。

▲西畴县通水村寨


等不是办法 干才有希望

▲农村供水保障项目施工现场

在西畴县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土锅洞水库管网配套工程施工现场,建设者们用马匹驮着长长的钢管行走在丛林中,实时根据树木分布情况,调整钢管运输角度以便顺利通过。管网材料运送到位后,打孔、安装、焊接······一节节管道在山林间不断延伸,将一个个水源点与一个个村落连接起来。

▲输水管道

文山州水资源较为缺乏,全州农村供水保障项目总投资50.08亿元,约占全省项目总投资的四分之一,也是16个州市中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建设内容包含新建水处理厂115座、提水泵站63座、供水管道约2668千米、配水管网约1.4万千米,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轨道运输机

自今年集团启动“抢抓黄金期 奋战100天”工作以来,水投公司文山区域、供水公司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协调施工单位同时投入160余台机械设备、近1500余名作业人员在水库边、山岭中、村庄旁加紧作业。车到不了的地方就用马拉、用轨道运输、用人拉肩扛,纵有万难,也阻挡不了高原铁军打通惠民水脉的步伐。

▲牛车运输管材


“有水喝”变“喝好水”

▲宣讲团进村入户做动员

在麻栗坡县铁厂乡木杻村委会中坝小组,由县政府、县水务局、乡政府、区域总部、项目公司人员共同组成的宣讲团,走村入户宣贯水价政策,倾听群众建议。

▲水价宣传及用水意愿调查

“政府为了解决我们的吃水问题,花钱给我们建设饮水管道,以后每家每户打开水龙头就有干净水了,不用到处拉水,但是管道会坏,后期需要有专门的维护维修。”

“以前出去找水、拉水,耽误时间,水还不干净,还不如交好水费,让专人管理,我们拿这些时间搞好生产……”

▲水价政策宣传及用水意愿调查

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关乎千家万户用水安全,只有做到项目良性运营,才能行稳致远。水费收取是实现“以水养水”良性运营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为了保障项目的持续运营,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就动员多方力量,积极宣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资金来源、后期的运营模式,打好水费收缴‘预防针’。”水投公司文山区域负责人杨进介绍,“目前在全州已经形成了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队,水务局和项目所在地乡镇党委、政府、村委会干部和水投公司、供水公司共同参与的宣传水价改革和水费收缴工作格局。”

▲项目党员突击队

水投公司、供水公司还专门组建了由党员干部牵头的运营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深入村委会党员活动室、村寨院坝、村民家中进行水价政策宣讲,一并调查村民用水意愿、水价承受范围等,用心倾听群众用水心声和安装建议,事先签订用水协议,用情用力切实做好服务工作。

▲签订供用水协议及水费预存

麻栗坡县杨万乡乡长李荣钧有感而发,只有实现项目良性运营,才能让群众从“有水喝”变“喝好水”、“喝长水”。


因地制宜创新运营模式

▲砚山县通水村寨

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具有点多、面广、线长、工程散小、经济效益不佳等特点,制定适宜的运营模式对项目良性运营具有重要作用。水投公司各区域、供水公司各项目公司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择自主运营、承包运营、委托运营、联合运营等不同运营思路,创新制定由省级平台统一收费,项目公司联合乡镇政府、村委会、管水站等单位联合监督管理的运营管理模式。

▲签订供用水协议

以丘北县新店乡农供项目为例,项目覆盖范围内村落分散、交通不便,管道多沿山地、箐沟铺设,巡线不易,漏水难排查,易造成管水、关水不及时等问题。项目公司在与当地乡镇、村委会充分沟通,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了“项目公司+乡镇政府+村委会”的运营管理模式。水费统一打入项目公司公户,日常维护由村民管水员具体负责,设施设备若出问题随时联系项目公司处理。在联合共管模式支持下,今年5月25日,新店乡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全面通水,顺利开展水费预存工作。

▲签订用户供水协议并进行首次水费预存

水费收取是项目良性运行的关键。为提高水费缴纳便捷性,水投公司、供水公司专门搭建了“云南水投在线”微信小程序,安装了24小时自助充值机,并在水表安装时优先选择带微信支付功能的蓝牙卡表、IC卡表,改变传统入户抄表、上门收费的收缴方式,群众通过手机或IC卡即可实现快捷缴费充值。偏远村寨则采用预缴预付的收缴机制,委托村委会进行水费收取管理和用水统计工作,和项目公司定期交接水费和用水数据。

此外,水投公司、供水公司及时成立项目公司运营部,通过常驻水厂维护、因地制宜设置加水点、单村集中式供水等方式,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用水难题,极大提高了群众用水意愿。

▲麻栗坡县那灯水厂

在充分的水价政策宣传和适宜的运营模式支持下,截至目前,水投公司文山区域、供水公司各项目公司有效解决了有管无水、无钱养护、管理困难等农村供水难题,为项目长效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省其它州市做好农村供水保障项目运营管理工作提供了成功案例和成熟经验。


【记者:张建根    责任编辑:苏粲 张燕】


记者:
摄影:
责任编辑:
微信扫一扫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