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青:提高农民工幸福指数
时间:2013-05-14 08:51 浏览量:2713 次
字体
在这里每天下来能挣到100来元钱。钱不算多,但生活环境好,工资按时发放,所以干得很舒心、很踏实。”日前,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芦湖小区三期工程建设工地上,来自鲁西南的砌筑工刘振江这样告诉记者。 建筑业一直是高青县的优势传统产业,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建筑之乡”荣誉称号,该县每年建筑业吸纳农民工都在5万人以上。为切实改善提升农民工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高青县住房城乡建设局注重实施“温情式”管理,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为进一步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该局建立健全了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定期组织开展“零欠薪”活动,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在加强建设项目资金管理中,高青县严格执行山东省人工费定额标准,加大建筑市场执法检查力度,通过招投标、合同备案、工程造价审计、工程竣工备案等措施,从源头上杜绝因拖欠工程款而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发生。同时,对有拖欠工程款问题的企业,在其市场准入、招投标资格和新开工项目施工许可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为搭起农民工与建筑企业间的桥梁,既避免出现建筑业“用工荒”问题,又保证农民工能够快速及时找到工作,该局积极与劳动部门沟通协调,同菏泽、济宁等劳务输出地市加强联系,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加大招工信息的宣传力度,在农民工与施工企业之间搭建全方位的信息平台。同时,鼓励、协助建筑企业走出去,通过组织举办招工会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地招收工人,组织农民工有序劳动。另外,该局还在如何留住农民工方面下功夫。每年春节前夕,都引导各建筑企业提前与外地农民工续签劳动合同。为解决春节期间乘车难题,各个项目部包车免费送外地农民工返乡。春节过后,再包车从各地免费接农民工返岗。在保证了劳务用工的同时,还构筑了和谐的劳动关系。 该局还特别重视对农民工的培养。在高青,每个项目工地就像一所学校,除了给每个新来的员工安排师徒结对外,还经常组织各种观摩会、现场会、技术交底会、技术攻关会,帮助员工快速成长。今年天气转暖后,该局积极探索建立了针对建筑农民工的流动课堂,组成宣讲队,以工地为单位,定期深入到施工现场,利用农民工晚饭后的工余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进行现场教育。流动课堂采取农民工较能接受的播放影像资料和专家授课方式,教学内容既包括各种职业技能、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常识等施工技能,又包括各种建筑法律法规、建筑市场管理规定以及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的法律维权知识、城市生活常识、社会公德教育等。同时,该局还针对农民工业余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的状况,在进行教育教学中为农民工穿插播放丰富多彩的娱乐教育影片。流动课堂开办以来,高青县农民工收工以后不再凑在一起喝酒或者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了。他们不仅在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得到充实,而且在专业技能等方面也进行了“充电”。 此外,该局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细节,实行人本管理,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探亲房、食堂、宿舍、淋浴室、保健室、农民工夜校,大力改善农民工工作生活条件;制订农民工“平安计划”,引导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积极协调教育等相关部门,解决外地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消除其生活中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城市的和谐发展。 全制度、人本管理、亲情服务……一系列得人心的措施,受到广大农民工的极大欢迎,也带动和促进了高青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12年,在全国市场普遍低迷的不利形势下,高青县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3.2亿元,同比增长26%,上交税金9624万元,同比增长49.6%,建筑业成为拉动高青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新的增长点。 摘自《中国建设报》 2013-05-09 耿庆海

记者:
摄影:
责任编辑:
微信扫一扫看文章